朋友圈广告时代能持续多久?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6-03-24 10:45:30
一个月前的2月23日,微信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端全量开放。对微信意在支持更多中小品牌广告主的决策,有专业人士提出疑问:腾讯的这一广告策略究竟是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广告时代?还是会将朋友圈带上一条商业化的不归路?
曾几何时,朋友圈广告是“奢侈”的象征。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广告刚启动时,包括宝马、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等公司相继高价抢先投放。据爆料,当时的单次投放金额不下500万元;到了8月份,微信正式开放朋友圈广告时,单次投放最低金额降至20万元;而今年年初,微信再次改变定价策略,将朋友圈广告收费门槛降至最低每条5万元。游戏圈内人士最直观的感觉或许是:过去只能看到《全民突击》、《热血传奇》、《穿越火线》这些腾讯旗下产品的广告,而最近《横扫千军》、《皇室战争》、《剑与魔法》、《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开始纷纷落地朋友圈。
作者登陆“微信朋友圈广告”首页发现,目前已开放的行业类目已经覆盖了服饰、日化、零售服务、娱乐、教育、家具、食品、金融等16个大类。换言之,只要是符合资质的中小微型企业,都可以参与到朋友圈广告的投放中来。
虽然微信一直在反复申明自身的“纯社交”属性,包括用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关于诱导分享行为的公告》来淡化微信的经营性,转而强调其是一个由熟人关系链构建的私密社交平台。但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资本的属性注定微信迟早要将多年来的“无私奉献”转化成“劳动回报”。
来自3月17日腾讯科技公布的未经审核的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综合业绩报告显示: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3%至人民币159.71亿元。相比之下,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18%至2015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57.33亿元,效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57%至人民币29.16亿元。主要反映了QQ空间手机版、微信公众账号广告,以及新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广告服务收入的增加。另外,在腾讯对于2016年的展望及策略中也明确提到,“通过加强数据挖掘并扩大长尾广告客户基础以及增加更多移动广告资源,拓展腾讯的广告业务”将是重要的一环。
除了“政策”需要,朋友圈广告门槛降低实际上也受到了市场的影响。继续坚持“高端品牌”和“高位价格”的策略,显然是与7亿微信用户以及国内75%以上的小微企业占比所背离的。而且朋友圈广告的类型有别于传统的硬广,不是直接为产品带来销量,而是善于树立企业或产品的形象。相比已经在市场上有相当知名度的大品牌,这一特性更适合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或者是具备爆发潜力的中小品牌。所以说,朋友圈广告“自降身价”这一策略确实更利于腾讯和广告主的双丰收。
随着微信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端全量开放,社交广告满足其个性化、区域化、本土化需求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将有更多“小而美品牌”的广告投入微信朋友圈的怀抱。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用户而言,是否愿意接受原本清澈的朋友圈被广告“污染”呢?今年1月底,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取了2000条网民评论。分析显示,支持者比例为25.6%,反对者为34.1%,持中立态度的40.3%。其中,15.1%的人表示没有看到广告,26.3%的网友抱怨广告投放的目标人群不准确,21.6%的人担忧大数据分析侵犯个人隐私,18.4%的人反感朋友圈广告堆积。
想象一下,如今的网民...打开网站,要被各种弹窗洗礼;赏个影剧,会被各种视频广告绑架(付费用户除外);就连看个朋友圈,也要被各位代购刷屏骚扰。在此背景下,如果粗俗的“小广告”大规模地涌入,或许会让朋友圈由高大上的广告平台沦为庸俗化的广告媒介,甚至影响到用户在朋友圈的活跃度。不过好在目前腾讯对于朋友圈广告,包括外层方案(图片素材及文字)、详情页内容、分享文案等细节都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另外,在广告传播度方面也控制得比较得当。据作者收集到的信息,朋友圈广告首先会优先展示给一批“高质量用户”。此类用户的主要特点是“朋友圈高活跃度”,“频繁参与广告互动”。如果这批用户给广告点赞或者加以评论,那么系统将会以这些用户为中心,扩散给其好友。换言之,当用户看到广告的时候,已经有好友点过赞,甚至给过好评了。此时,接收者对广告的排斥就没有那么严重,等于是变相弱化了用户对广告的敌对感。
结语:
之前,曾有过《微信朋友圈会沦为“广告圈”吗?》的话题引起广泛讨论。就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完全不必广大微信用户担心。微信的功能正变得越来越全,“玩法”也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微信商业化的进程只能算是在慢步向前迈进。这说明自去年年初朋友圈广告上线起,微信就一直在寻求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点。
拿3月21日在朋友圈上线的戴尔广告来说,虽然负面评论较多,但无一例外都是对于素材或是产品本身的吐槽,并没有对“朋友圈广告”的批判。截至发稿,此详情页的阅读量达到8W+,点赞数1000+,覆盖了足够量级的精准用户。如果微信能始终保证广告质量,并将用户体验拿捏得当,朋友圈广告仍然会持续良性发展。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