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联合调整定价?次世代游戏涨价的“囚徒困境”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20-07-08 11:57:33

自从上一次SIE前总裁在游戏开发者会议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哭穷宣言后,次世代游戏涨价的提案顺理成章地摆到了3A大厂的决议桌上。


近日,诸多欧美厂商都暗自做起了定价问卷,不约而同地将次世代3A游戏的售价默认在了70美元,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在暗地里早已有了共识.


image.png


如果说涨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涨就成了接下来一年里3A大厂们的重要课题。从手段上,“朝三暮四”的讨价还价是必然的,事实上很多厂商就已经在如此行动了。2K最新的篮球系列《NBA 2K21》就决定移植登陆新主机的版本是70美元,但PS4和X1的版本依旧保持60美元,同时还发售了100美元的科比纪念版,本质上是一个带有DLC内容的数字豪华版。当然,即使是附带了各种可有可无的赠品,但依旧有许多主机玩家是“油盐不进”的,毕竟价格实打实地涨了,这种改法太过直白。


比较隐性的变化,在于对商业模式的变动,我们提到过,在次世代,微软正在着力于将订阅制竞争全面替代硬件平台竞争。作为一个商业公司,订阅化的内容和商业模式会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现金增长,运营上风险更低,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抛开游戏平台的订阅制,对于内容生产方的游戏制作厂商,是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吊住用户的胃口,完成自己的订阅值增值呢?



image.png


SE的《最终幻想7:重制版》就采取了分章节的策略,不同以往的“X-2”和“FF7外传系列”,前者是因为游戏发售后的反响过人而追加故事,后者外传作品的游戏类型都是另起炉灶。而“重制版”则是游戏公布即明确了三部曲将会分开独立发售,同时每一部还会保持原有的60美元售价。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变相地就将用户套牢在订阅制上了如果一部60美元的作品很难创造足够的收益,那么180美元的捆绑消费也许可以在用户不那么反感的情况下让3A制作重新变成一门合适的买卖。


最后的问题是由谁来涨,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开发商,似乎都陷入了一个“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常著名的一个理论模型,假设两嫌犯被警察控制,但苦于没有证据,需要两人隔离后,互相检举揭发。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就可以很快无罪释放;如果一人检举,一人沉默,沉默者需要背负十年牢狱,检举者则无罪释放;但如果双方都选择检举对方,最后两人都需要判监八年。在这个模型下,原本在同一利益团体下的罪犯二人就会出现猜疑链,最终无论伙伴检举与否,自身都需要检举对方才能减少自身损失。


image.png

一个基于博弈论的网页游戏 值得一试


在游戏涨价的事件上,如果把坚守60美元底线作为背叛行为,那率先涨价的厂商只会受到玩家的抵制,唯有众多大厂同时抬价,才能得到最高的集体利益,但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坐下来谈的信任平台,尽管很多游戏厂商间不存在直接竞争,也不会将支配性策略交由别人决定。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微软很可能在次世代市场稳定之后,来为自己的第三方朋友“扛伤害”。何出此言?其实也很好理解,对于微软来说,游戏的售价就相当于大甩卖时被红线划掉的原价,自然是越高越好。同时这也能成为对向竞争对手索尼的一张杀招,如果XSX的游戏变成了70美元,那游戏发行方很可能也会要求将PS平台的售价上调。虽然游戏定价权和索尼没有什么关系,但游戏成本的上升确实会影响到消费者购买主机的意愿,变相增加了游玩PS主机的成本。此时如果索尼与第三方产生了矛盾,很可能会导致某种程度上的“众叛亲离”。


image.png



最后,如果要我展望一下2021年的主机玩家生态,多花钱是避免不了的,新主机要涨价,连带着游戏开发工具价格和开发成本的上升,下游便是游戏的定价上升,一旦游戏定价泄洪,DLC、内购、微交易、二手盘市场......一个都跑不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

APP 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iOS或安卓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