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直播行业盘点:起飞之际,面临转弯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7-01-13 11:13:55

文/蜉蝣


2016年,直播进入新的拐点,移动直播成为新的井喷点增长迅速,整体行业发展态势被看好。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直播行业用户规模达3.12亿;而到2017年底,这个数据将变成4.56亿。


但同时,因为直播触角的进一步扩大,海量内容夹杂着一些低俗化倾向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几次下发相关通知规定,从政策方面收紧,试图规范市场。在此种条件下,直播行业或将向教育、培训、咨询等多个新领域发展,走出游戏和美女的单一套路。


产业规模全方位爆发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中援引的TalkingData的数据,2016年直播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66.6%。其中秀场和游戏直播分别占到100亿元和23.7亿元,占整个直播产业规模的82.4%,美女+游戏仍是2016年直播的绝对主流。



同时根据云投汇·云天使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492家从事直播领域业务相关的公司进行了工商登记。而根据2016年11月份,58同城联合花椒直播、数字100共同发布的《网络主播生存现状调查报告》验证,现有的网络直播平台也已达200余家。


在492家从事直播业务的公司当中,共有115家曾获得融资、31家完成36次融资,涉及金额共108.32亿元。可以发现,融资超过一次的公司凤毛麟角。



在已透露的数字当中,一直播母公司一下科技获5亿美元E轮投资,创国内移动视频行业的单轮融资金额最高纪录。斗鱼则以B、C轮融资分别达1亿美元和15亿元成为国内融得资金最高的直播平台。另外,龙珠也以3.2亿美元的高价被苏宁收购,远超乐视收购章鱼TV的3亿元和全民直播收购手印直播的5亿元。


直播浪潮正热,众多资本纷纷入场之际,仍然有急流勇退者。2016年9月,昆仑万维以2.1亿元出售映客的3%股权,但仍持有映客10.23%的股份。对比昆仑万维出售时70亿估值,映客自昆仑万维入股时的3.8亿估值已翻18倍。


直播烧钱网络运营商最开心


随着直播的火热,顶级主播的出场费也在水涨船高。据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单个顶级主播的签约费用是2000万元左右,而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000万元。综合预估,斗鱼每年签约主播需花费1.1亿元左右,虎牙是1.2亿元,全民TV大概1.15亿元,主播身价普遍高涨。


但投入大,却回报低、变现难已经成了直播行业通病,根据易观发布的《2016视频直播用户定位与价值发掘专题研究报告》,直播用户主要以低收入群体为主,其中游戏直播半数以上用户月收入低于1000元,原因与直播中有较多的学生群体有关。整个行业当中,目前也仅有极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大多仍在赔钱赚吆喝,如拥有超过10亿美元估值的斗鱼直播,目前仍未走上盈利的轨道。


不过,2016年资本的热情造就了现今的局面,直播行业的2016年是资源抢夺的一年,主播、观众、版权无一不是平台们争夺的对象。而在背后支持直播平台攻城略地的,无疑是许多财力雄厚的资本,许多A股上市公司甚至拥有自己的直播平台,这些公司包括了恺英网络、游久游戏、昆仑万维、奥飞娱乐、乐视、巴士在线、暴风科技、宋城演艺、浙报传媒等等。


当然,比起主播的签约费用,高昂的带宽成本也是悬在直播平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根据思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调研显示,2019年,视频行业预计将产生占据全球互联网总流量79%,直播将为其中的大头。随着直播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对流量的胃口也水涨船高,带宽也成为现下直播平台不可避免要投资的部分。


国内直播高昂的成本问题在2016年逐渐凸显出来,多次巨额手笔的融资也多为维持带宽费用的支付。按照行业普遍的估计,最低码率800K的情况下,每100万的在线峰值市场价每月为3000万元。以此为计算的话,目前几大直播平台每月的流量成本都十分惊人。比如斗鱼需要的每月流量成本为3亿元、虎牙需要5000万、战旗需要1.5亿、龙珠需要1.2亿等。



低俗内容频出引政策收紧


2016年1月10日凌晨,斗鱼主播“放纵不羁123”在名为“直播造娃娃”的直播房间公然进行不雅行为,此事被江苏网警在微博上予以公示,引发社会各界一片哗然。以此为开端,2016年吞食各类异物、闯女生宿舍、殡仪馆实录、假慈善等搏出位直播内容频频出现,舆论天平逐渐向不利于直播的方向倾斜,引发行业自律和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监管政策:


4月18日,北京市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所有主播必须经过实名认证并年满18周岁;


9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直播平台和主播须“持证上岗”,并且平台不得再使用“TV”名称展开业务;


11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新闻类直播需先审后发,对主播实施“实名制+黑名单”,这一通知也被广泛称为直播“最严新规”;


12月12日,文化部发布《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未通过审批的网络游戏将被禁止直播。


平台规范化走向新领域


自9月份政府机构开始动作以来,新规出台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预计2017年对于直播的监管政策不会放松。这也和文章开头预测的一样,政策逐步收紧将是直播监管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下,直播行业将迎来几次大范围的洗牌、以及对新领域的探索力度也会加大。


事实上,这种趋势早在2016年就已经非常明显。在2016年得到融资的直播公司当中,秀场和游戏方向的分别占23%和16%,共计39%,远不及一半,相比其提供的营收形成鲜明对比。泛娱乐方向融资占比达29%,而体育、综艺、音乐等直播方向共计占到2016年总融资的32%。



可以看到,以美女和游戏为主打的形式已经过时,完成了初步的吸睛作用后,美女直播地位急剧下降,海量涌入直播平台的观众对内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虽然被严禁使用“TV”名称,但在未来,直播平台可能会承担更多的原先电视台所负责的职能。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

APP 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iOS或安卓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