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汉化就差评”到“H1Z1抱团式对喷”,中国玩家最渴望的究竟是什么?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7-01-12 11:34:14
文/沛文
上图是由俄罗斯人制作的游戏《史前埃及》的Steam商店界面,满屏充斥着对中国玩家的致敬。
很难想像一个国家的游戏制作人以另一个国家的历史为蓝本制作游戏,然后称这款游戏是为了向第三个国家致敬,但《史前埃及》做到了。从图中不难发现,全篇充满着对中国玩家的情谊,甚至强烈到让人感觉有一点点的,谄媚。
作为一款小品级游戏,《史前埃及》游戏水准绝对不低。在考据方面,制作组联系到了俄罗斯科学院埃及学研究中心(CESRAS)、埃及驻莫斯科大使馆文化参赞等专家提供学术指导。而在游戏性方面,用下方的一个英文评测来说就是:“Deceptively simple, but very hard to master.”(看起来简单,但很难精通)。
《史前埃及》研发商于16年12月12日宣布将于12月20日发布简体中文版本,紧接着此游戏的购买人数出现了显著增长;而在12月20日,官方正式发布更新加入简体中文,并在公告中加入“毛熊爱大龙,爱得毛绒绒”这样的内容之后,用户数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当此事被多家国内媒体报导后,销量又一次出现提升。
绿色柱为更新
越来越多的游戏研发商开始重视起中国玩家,但重视中国玩家的原因,却着实各有各的不同。
We need Chinese
We need Chinese可以说是Steam上的一个怪现象。
在Steam上较为热门却没有官方中文的游戏下面,总能看到有We need Chinese这样的字眼,旁边随机的出现蓝色或者红色的大拇指。
泰拉瑞亚下方评论区,同一段话不同颜色
玩家希望游戏开发者为游戏加入自己的语言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许多玩家通过购买游戏,向游戏厂商展示购买力的方式来提高增加语言的可能性。然而,还有更多的玩家,通过滥用购买游戏获得的权利对厂商进行胁迫,导致最后两者只能不欢而散。
目前为止,因为没有汉化而遭受差评最严重的游戏是世嘉的《足球经理2017》,总计4649个评论当中有2670个差评,被Steam评为“差评如潮”。
事实上,《足球经理2017》的收获如此多差评原因不全是因为没有中文汉化,而是其本身承诺“中国地区超过20000份就会推出中文汉化”,但在预订量突破20000份之后却并没有兑现承诺,故让中国玩家感受到了被欺骗,差评一瞬间刷爆游戏评论圈。
同样是世嘉,其发行游戏《战锤:全面战争》在预售之前表示游戏将会推出中文,但在将要发售之后却又表示中文暂不推出,这也让许多预购玩家感到出离愤怒。
足球经理好评率仅33%
然而,除了这两款游戏以外,其它没有中文汉化的游戏下面也有许多中国玩家刷的差评,内容清一色都是“We need Chinese”。这些游戏并没有承诺过将会发售中文版本,但玩家依然以没有中文为理由对这款游戏作出了差评,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商场买了个冰箱却因为它不能加热食物而去客服那里投诉一样。更何况,游戏本身不支持购买者本地语言的提示在商店页面中最显眼的地方用橙色框标注。
谁能看不到呢?
与之相反的,《精灵宝可梦》系列时隔20年的首次官方中文,则是We need Chinese的一种良好表现。
2014年8月,两万多名社会各界人士联名向任天堂请愿,希望下一款《Pokémon》游戏能够加入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
这份请愿书就国内的盗版与破解、政策与渠道、翻译与成本等几个任天堂推行中文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了详尽阐述,希望以此来解决任天堂的后顾之忧。这份联名请愿书后来被一名于美国定居的中国Pokemon爱好者当面递交给了《Pokémon》系列制作人石原恒和与增田顺一,其中石原恒和在请愿书上签字并表示感谢中国玩家对《Pokémon》系列的支持,而增田顺一则因为请愿书性质特殊而不方便在上方签字表态。
之后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2016年,《精灵宝可梦》系列的最新作《精灵宝可梦 日/月》首次加入了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同时《精灵宝可梦 日/月》也创下了系列的销量纪录,成为2016年11月最畅销的游戏(日版加月版)。这其中不免有《PokémonGo》全球大热的因素,但中文的加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H1Z1看民族自尊心
近日,一篇名为《全世界的喷子都在这个脏游戏里了,老外不会说中文“草你吗”简直就没法活》的文章刷爆了整个社交网络。
这篇文章大致讲了一下《H1Z1》里各地区玩家互喷互干的事情,各种脏话横飞,问候对方女性亲属。整篇文章加音频看下来,脑海里记住的也就只有“Sao Ni Ma”几个字。
在《H1Z1》里,对喷最多的,不是中国人与外国人,而是大陆人与台湾人。并且,想要激怒一个大陆玩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语音中说出“Tai Wan No.1”。
这里面又是另一个典故:“中国玩家用外挂,杀人后试图嫁祸给他人,就说Tai Wan No.1。后来我们发现看见中国人就说Tai Wan No.1的话,他们会变得极其暴力。”
找不到图,凑合着用
据这篇文章说“中国人统一穿红衣服戴白头盔,一般只穿内裤,他们往往成群结队,就像荒原里的狼群。”“我们以前都是单打独斗,遇上他们完全死路一条。”
在《H1Z1》中,国外的玩家必须学会使用中国的脏话。部分是为了回敬中国玩家,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不要让中国玩家那么快的杀死自己。因为中国玩家实在太多了,它们本身非常团结,而且极度排外,如果不能让自己成为他们,外国玩家只有死路一条。
相比外国玩家,中国玩家的戾气更重。在团队战当中,部分中国玩家会将队伍里的外国玩家全部杀死,这在生存类游戏中屡见不鲜。
除《H1Z1》外,《方舟:生存进化》、《DayZ》等无规则杀戮游戏里面,中国玩家都有着非常严重的抱团情况,这种行为挤占了其它个人玩家的生存空间。并且,外挂等非法手段在中国屡禁不止,也让很多游戏制作商歧视中国玩家。比如《H1Z1》本身就对中国进行锁区,玩家必须使用Vpn才能登录,而《方舟:生存进化》的GM也对中国玩家区别对待,经常无故封禁一些中国玩家。
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玩家的这种抱团和排外——尤其是后者——所表现出的是内心深处想要被尊重的欲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玩家是不获得认可的。历史遗留问题,与第一世界国家的脱节等原因导致了中国玩家一直是一个独立于世界游戏行业之外的存在。
世界顶级游戏的制造者普遍是欧美日等国家,也就是说这些游戏的主要用户群体也是这些地方的人。相较于日本的自闭,欧美等国因为民族成分复杂,国家数量众多等原因,游戏本身是非常开放的。然而,虽然游戏本身开放,但游戏用户组成主要以拉丁语与英语为主。大部分中国玩家都没有与这些玩家交流的能力,这就导致了中国玩家抱团。
抱团导致个人能力更强,但也让玩家内心渴望尊重的诉求转化成一种展现肌肉的冲动。对于这些玩家,一点杀戮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玩家无疑是展示鸡肉最好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玩家会用国骂来作为开场白一样:“表现强大,区别异类。”
与之相比,那些刚进游戏,没有接触到国人团体的中国玩家,其更容易平等的面对其它国家的玩家,也更常与其它国家的玩家组队,交流。
文明你我他
随着中国人民的购买力逐渐增加,中国地区也越来越受到世界游戏市场的关注。近年上市的数款3A级大作,如《辐射4》、《巫师3》、《GTA 5》等都自带中文,就是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的佐证。
然而,即便中国玩家的话语权逐渐变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被重视度显然还不够。这就导致了虽然手中握有权利,却不知道如何理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也是为什么有着请愿、私下交流等诸多方式来表达出对中文游戏的诉求,中国玩家却选择了给差评这种下下之策。
也许,在中国玩家看来,其它请愿方式厂商是不会听的,只有让你们真切的感受到痛苦,你们才能听我说话。
现实总是照进虚拟社会。
而且,现在Steam上也有许多外国厂商抓住了中国玩家的这种自卑心理,通过满足中国玩家被重视的感觉,以此来诱导中国玩家消费。这里不好说《史前埃及》、《书雁》等游戏是不是如此,但Steam上的确有许多粗制滥造的游戏通过宣传其对中国玩家的尊重而获得了许多中国玩家的购买。
对此,作者想说的和《史前埃及》下面的一个评价差不多。
游戏是好游戏,但看到商店界面,即使我是个中国人,也被弄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