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畜”文化面临危机?游戏也许能做些什么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8-03-26 10:26:48
文/Erik
游戏智库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3月22日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特定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此份《通知》尤其对剪辑、改编类视听节目作出明文规定,即明令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严格管理包括网民上传的类似重编节目,不给存在导向问题、版权问题、内容问题的剪拼改编视听节目提供传播渠道。
此份文件一出,舆论导向瞬间直指“ACG鬼畜文化”。有媒体指出,如果这份文件得到严格执行,那么A站、B站这类以UGC内容为主的网站或将成为重灾区。以B站为例,其动画区下的 MAD·AMV区、鬼畜区、娱乐区以及影视区的大部分内容都将消失。不仅如此,由于此份文件中尤其强调文艺作品的版权问题,因此娱乐视频网站上的所有“电影赏析”类视频栏目也将受到影响。对此,B站知名UP主“阅后即瞎”迅速做出反应,从3月23日凌晨1点开始,其已将所有原创的电影解说节目视频相继撤下。
毫无疑问,《通知》将对二次元创作带来重大影响。尽管目前依旧有舆论对“鬼畜”、“电影剪辑”等所谓“草民原创内容”持乐观态度,认为“事情还没有那么糟”,但是单就“鬼畜”的内容和调性来看,这种亚文化现象有可能因这次政策的调整而面临危机。
源于日本的“鬼畜”文化
“鬼畜”,是ACG亚文化中的一大核心内容,特指以多种影视视频为素材,经剪辑并循环重复的一种音MAD视频。而音MAD,则是一种将视频素材中的声效作为乐器,对所选BGM进行演奏的视频形式。
音MAD起源于日本。2008年1月17日,日本NICONICO弹幕网站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做《M.C.ドナルドはダンスに梦中なのか?最终鬼畜道化师ドナルド・M》的视频动画,这款内容相当洗脑且节奏、画面均非常“抽搐”的作品,顷刻间成为NICONICO当时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播放量至今已超过千万次。虽然世界上第一款音MAD视频已不可考,但是这部视频,毫无疑问是引爆二次元“鬼畜”文化的元凶。
很快,音MAD由日本传入中国。《M.C.ドナルドはダンスに梦中なのか?最终鬼畜道化师ドナルド・M》这部视频来到中国后,被圈内人重命名为《最终鬼畜蓝蓝路》——视频中麦当劳大叔的一段发音被中文空耳成“蓝蓝路”。由于国人当时还没有“音MAD”这个概念,因此“鬼畜”则成为了一切以“视频素材剪辑而成、带有大量重复和洗脑内容”为原创主旨的ACG视频的代名词。当时中国二次元文化刚刚起步,“蓝蓝路”这部视频(第一版)来得很早,其在B站的编号为“av106”,极为靠前的编号,说明国内的“鬼畜”文化,是和ACG文化同期发展,甚至是相偎相依的。
“鬼畜”始祖“蓝蓝路”
此后,“鬼畜”文化在中国ACG文化圈风生水起。B站紧跟在“蓝蓝路”之后,编号为“av107”的视频,同样是以“蓝蓝路”BGM为素材,并以《东方Project》游戏人物“芙兰朵露”作为“鬼畜”对象的视频作品。因为《东方Project》游戏在二次元圈子里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所以这部视频的知名度甚至超越了“蓝蓝路”版本。“鬼畜”文化依靠“二小姐”等二次元梗和游戏梗,在圈内逐渐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鬼畜”文化在国内的发展
从2009年到2017年这8年时间里,“鬼畜”文化在国内方兴未艾,甚至演变出了一种特有的亚文化生态。虽说这种亚文化是外来产物,但由于国内ACG圈“人才济济”,中国的“鬼畜”视频“贯穿东西”、“博古通今”,从“元首”到“金馆长”,从“喵帕斯”到“niconiconi”,应有尽有;无论是节奏感还是素材量,国产“鬼畜”均已经超越其“原产地”日本。
“鬼畜”文化在国内主要立足于A站和B站。起初,国内“鬼畜”的对象多见于二次元人物,《爱杀宝贝》、《黄金拼图》等日漫作品,均是“鬼畜”视频的常客。但很快,国内“鬼畜”原创作者们不再满足于“在同一次元内”的创作,“跨次元鬼畜”开始上位,“鬼畜”逐渐涉足游戏、体育、真人电影、真人音乐MV、真人广告甚至是成人向产品,而这也成为国内最为主流的“鬼畜”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制作“鬼畜”。作品数量与日俱增,ACG圈也逐渐衍生出了“鬼畜全明星”一说。虽说“鬼畜”的核心,即“洗脑”这一思路并未发生改变,但国内但凡点击量过百万的“鬼畜”视频,“本地化”色彩都相当浓厚,上了“鬼畜全明星”的“诸葛亮与王朗”、“愤怒的元首”等国内外影视剧素材,均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金坷垃”、“我到河北省来”等“中文(空耳)流行语”成流行梗。这一度使得中国网络亚文化迅速蔓延。
“鬼畜”全明星
从内容上看,“鬼畜”视频是对国内社会现象以高度娱乐化的形式而作出的反映。“鬼畜”中常见的“大力哥”、“一百块都不给我”等流行梗,其实是“鬼畜”作者对此类社会不健康现象的一种嘲讽、批判。可以说,有些“鬼畜”作品还是有着相当积极的社会效应的。
为此,B站还为了“鬼畜”专门开设多种专栏和票选活动,推广这一ACG文化形式。国内ACG相当富裕的生长环境给予了“鬼畜”UP主以表现的机会,“伊丽莎白鼠”、“可乐C”等B站“鬼畜”UP主不断涌现。其中,B站UP主“伊丽莎白鼠”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达1.8亿次,特别是其基于游戏而原创的“守望先锋鬼畜视频”,播放量高达237万次,全B站最高日排名第1。可见,不仅是数量,中国“鬼畜”文化的受众群体,在有了游戏等泛娱乐内容的加入而变得更为宽泛。“鬼畜”视频也为A站、B站这类ACG网站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效益。前一阵英国GV男星比利海灵顿去世的消息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鬼畜”文化使然。
看的人多了,做的人多了,内容质量也就难以保证。虽说国内“鬼畜”文化以嘲讽社会不良现象见长,但是相对地,以大量性暗示和成人向内容为卖点的台词,也是“鬼畜”文化能够吸量的一大原因。同时,不仅仅是“草根群众”,知名影星和公众人物也经常“被鬼畜”,成龙、葛平,甚至是雷军、马云,都变成网民消费娱乐的对象。因此,国内“鬼畜”文化,一直在“侵犯肖像权和影视版权”的违法边缘试探。
“自由鬼畜”或将难以继续
“万物皆可鬼畜”,这是某“鬼畜”视频UP主的一句口号。在此次《通知》的相关精神下达之前,“鬼畜”这一娱乐形式其实一直都是监管的空白地带。由于缺少监管,“鬼畜”区的视频原创一向处于“放飞自我”的自由状态,尤其是宣扬同性的刺眼内容,在“鬼畜”区尤为泛滥。此次《通知》的下达,或许能改变如今“鬼畜区”内容相对低俗、性别符号满天飞的现状。
《通知》的内容并没有直指“鬼畜”,但是,“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和“加强网上片花、预告片等视听节目管理”这两条,至少在影视剧素材的编辑、创作上做出了限制——视频原创者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可继续擅自改变经典文艺作品。这也就是说,即使“鬼畜”文化得以留存,像“诸葛亮”、“李云龙”这些知名“鬼畜”梗,是将必然彻底告别ACG文化圈的。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所圈定的范围,仅限于“经典文艺作品”。虽然这一定义相对模糊,但是像游戏这种娱乐形式,并不在限定范围之内。“鬼畜不了真人,但可以鬼畜游戏人物”。因此,就像《守望先锋》的“游戏鬼畜视频”能获B站日排名第1一样,“游戏鬼畜”成为这次政策调整之后“鬼畜”的全新热门题材,这也是有可能的。
“游戏鬼畜”一直都是音MAD的一大分支
虽然众多“电影评析类”的原创自媒体因此次政策调整而相继关闭、下架视频,但是就B站而言,目前“鬼畜区”还为发生任何改动的迹象。“鬼畜”作为国内ACG文化圈的一大重头,其为B站带来的流量不可小觑。至于B站今后将如何应对,是否会改版“鬼畜”栏目,或者是否会因为影视版权的限制而增加更多“游戏鬼畜”的内容,这些都将等待时间的检验。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